说白了,任何一个组织的崛起,甭管是公司还是军队,骨子里都是一部创业史。只不过,创业公司赌的是身家,而粟裕赌的,是脑袋。1940年代,当粟裕带着新四军一师这支“天使轮”队伍过江时,账面上就七千来号人,连枪都凑不齐,这配置,扔在当时华中那个神仙打架的“市场”里,连个响都听不见。
但商业史告诉我们,决定一个初创团队生死的,从来不是初始资本,而是它的CEO懂不懂“非对称作战”。
粟裕这个“CEO”,就是个把非对称作战玩到骨子里的终极产品经理。当所有人都盯着“主要市场”和“大客户”(日军重兵把守的大城市)时,他的打法堪称一股清流。他不做大而全的平台,他只做爆款单品。黄桥那一仗就是经典案例,对面顽军上万人,是他的好几倍,典型的市场巨头要清场小玩家。按常理,要么跑,要么死。粟裕的骚操作是,不跟你拼整体实力,我直接找到你产品线里最脆弱、但又是最关键的那个“供应链节点”,一刀切进去。他用几千人,愣是把上万人的阵型切得稀碎,打成了一场局部地区的歼灭战。
这一仗,就是一师的“成名产品发布会”。市场一下子就知道了,华中来了个不按套路出牌的狠人。从此,一师的KPI就变了,不再是活下去,而是怎么“滚雪球”。他们专挑日军的薄弱据点下手,就像一个精明的黑客,专找系统漏洞攻击。每次“攻击”成功,缴获的装备和物资,就是他们拿到的“新一轮融资”。靠着这种“以战养战”的模式,队伍越打越大,装备越来越好,硬生生从一个草台班子,滚成了一个有战斗力的正规军。魔幻不?
如果说粟裕是掌舵的CEO,那叶飞、王必成、陶勇这三个人,就是他手下最强的“事业部总经理”。一个牛逼的CEO,不仅要会定战略,更要会用人,懂得搞“组织架构”。粟裕的人力资源哲学,突出一个“授权”和“协同”。他从不把这三员猛将绑在自己身边当保镖,而是把他们像三颗钉子一样,狠狠地砸进不同的“业务区域”。
你看一九四四年往浙江搞“市场扩张”那次,简直就是一场教科书级别的“多部门联合作战”。王必成,这个“市场先锋”,带人往南边大张旗鼓地冲,任务不是打赢,而是把“竞争对手”(日军)的注意力全吸引过去,给他搞“流量聚焦”。陶勇,这个“奇兵”,从西边悄无-声息地绕过去,直接抄后路,搞“精准打击”。而叶飞,这个“大本营管家”,稳坐后方,保证“公司总部”和“供应链”不出问题。
这三个人,平时是三个独立的“分公司”,各自为战,自己找饭吃,自己发展下线,把游击区搅得天翻地覆。可一旦粟裕的“总公司”有大项目,一纸命令,三个人能瞬间从三个方向合拢,变成一只拳头。这种“聚是一团火,散是满天星”的组织架构,灵活度直接拉满。它解决了军队扩张中最头疼的问题:规模上去了,效率下来了。粟裕用这种方式,愣是把一支部队玩成了一个细胞分裂的活物,既能无限扩张,又不失核心战斗力。
当然,光有能打的团队还不够,任何创业公司想做大,都得有自己的“根据地市场”,也就是稳定的“现金流业务”。粟裕的“根据地建设”,堪称是“地推”和“用户运营”的典范。在苏中,他不跟你玩虚的,不喊口号,不画大饼。他直接派人帮老百姓修水渠,改良稻种,解决最实际的吃饭问题。你没看错,正规军干起了农田水利工程师的活。
这操作的背后,是对人性最深刻的洞察。老百姓最认的是什么?是实实在在的好处。你帮我多打粮食,我就认你。于是,根据地就成了部队最稳固的后方。老乡们自发地站岗放哨,年轻人踊跃参军。部队的兵员,再也不是问题。到了浙江,更是把这套“用户思维”发挥到了极致,战士们直接下地帮着抢收稻子。当地青年一看,这队伍跟以前见过的兵痞完全不一样,这是自己人啊!结果呢?根据地要扩编,都不用动员,报名处能挤破头。
这就是粟裕最可怕的地方,他把军事斗争,彻底玩成了一场“经营活动”。打仗是为了“融资”,用人是搞“组织架构”,建设根据地是做“用户运营”。每一个环节,都充满了对利益和人性的算计。
到了解放战争时期,一师这艘“创业小船”,已经成长为一艘“航母战斗群”了。粟裕直接把一师拆成了三个纵队,相当于把原来的三大事业部,直接升级成了三家可以独立上市的“子公司”。叶飞带着底子最厚的老部队去打淮海,这是“核心业务”;王必成的部队在侧翼穿插,这是“创新业务”;陶勇带着新兵殿后,这是“支撑业务”。
很多人当时看不懂,觉得这不是自废武功,把拳头拆成指头了吗?容易被各个击破。但他们没理解粟-裕的“集团化管理”思维。每次大战前,他都要开三天三夜的会,不是训话,而是像一个最顶级的项目经理一样,把每个“子公司”的行动路线、时间节点、协同方式,掰开了揉碎了,标在地图上。他给的不是命令,而是一套“行动剧本”。
所以你看,他的部队,散出去,能各自为王,搅动几十万大军的部署;收回来,又能听从统一指挥,在最关键的时间点出现在最关键的位置。这已经不是简单的带兵打仗了,这是一种战争的艺术,一种把组织力、执行力和战略洞察力完美融合的系统工程。
粟裕带兵,就像织一张网。每一根线,每一个节点,都充满了弹性和韧性。平时,这张网撒得很大,覆盖广阔的区域,屯田、练兵、做群众工作,安安静静地积蓄力量。一旦需要,他猛地一收网,就能把网里的所有力量瞬间集中到一点,勒死最强大的对手。从七千人的“天使轮”,到搅动整个华东战局的三支铁拳,这背后,没有什么玄学,就是一套冰冷、理性、但又极其深刻的“创业方法论”。说白了,就是把人性、利益和物理规则,都算计到了极致。
会打仗的将军很多,但能把一支部队从无到有“经营”成一个战略级资产的,才是真正的帅才。这大概就是老兵们嘴里常说的,带兵,既是门技术,更是门哲学。
干完就散!!
本报道旨在倡导健康、文明的社会风尚,如有版权或内容问题,请通过官方渠道反馈,我们将第一时间核查并调整。
正规杠杆平台,配资合作,怎么炒股加杠杆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