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4年的春夏,美国人过得憋屈。
数据不会撒谎——4月开始,三个月CPI连续蹿高,官方预测被打得稀碎。
通胀怎么也压不下去,PPI更是创下两年来新高。
美联储报告和媒体天天翻来覆去分析,才知道——新能源、汽车、电子,全都卡在供应链脖子上。
新能源最典型,光伏组件短缺直接让美国本土太阳能开工率从70%掉到32%。
汽车那边更狠,镁合金的断供扰乱了整个链条,福特、通用减产,工人轮休,车厂空空荡荡。
美国上上下下折腾了三年,花了5000多亿扶持本土,结果核心原材料还是中国的。
所谓“国产替代”,全成了纸上谈兵。
再往下看,5月更热闹,美国海关一声令下,18亿美元的中国光伏组件被死死扣住。
12GW的货,直接把美国全年装机目标拦腰砍。
NextEra、First Solar急了,17个大项目全线停工,几乎1万个工人吃不上饭。
这些美国新能源巨头本想靠政策吃红利,结果拜登政府一句“反规避”,刀砍自己人。
美国太阳能协会坐不住,火速上书,直言不讳:你们再这么折腾,今年美国光伏市场就完了。
新能源转型?
通通泡汤。
保护主义喊得震天响,产业链却远没想得那么简单。
美国本土产能还不到一成,脱离中国供应链?
美国政客想都别想。
镁荒危机也是一出好戏。
3月以来,美国从中国进口镁合金量暴跌62%,价格直接飙三倍。
工厂减产,工人轮休,镁这个材料一“卡”,汽车行业就趴下了。
美国嘴上说中国卡脖子,真相呢?
2023年美国把中国镁企拉进“实体清单”,要求层层审查,物流周期硬生生拖到90天。
中国没停供,美国自己玩“有罪推定”,结果现世报。
美国铝业协会直接怼回去:你们自己扭曲市场,产业工人却要买单,美其名曰对华焦虑,实则是自食其果。
到了6月,特朗普出来刷存在感。
佛罗里达募款晚宴上,他放出大招:“年底前我一定访华,签下历史性协议。”说是要解决贸易不平衡。
可是,底下掌声冷冷清清,捐款目标完不成。
沃尔玛、福特、高通这些大金主,逼着特朗普松口。
说白了,都是被关税、通胀、原材料卡得喘不过气。
特朗普民调落后,关键州选民对高物价怨声载道。
他嘴里说的“访华承诺”,无非是给企业主打个保票,顺便朝选民喊几声:“我能解决通胀。”但当年贸易战的苦,现在没人敢忘。
掌声稀稀拉拉,商界对他这套反复横跳早已心存芥蒂。
企业外迁,表面上看热火朝天,实则内里空虚。
海尔投几千万美元去墨西哥建厂,说是贴近北美市场,好对付301关税。
实际情况呢?
墨西哥工厂产能只有青岛的三分之一,工资比中国还贵四成,关键零部件还得从中国运。
说白了,就是“组装转移”,供应链根子还扎在中国。
特斯拉停掉上海二期,把钱砸到印尼建电池厂。
因为美国那部“通胀削减法案”硬性规定,关键矿物必须来自自贸国。
印尼是镍大国,马斯克不得不低头。
但上海工厂照样全球最大出口基地,今年上半年对欧洲出口逆势涨。
台积电南京扩产被卡脖子,美国直接用520亿补贴绑架,附加条件是十年不能在中国扩产先进制程。
台积电只好在亚利桑那上马新厂,但南京的成熟制程产线却一刻没停,还在为华为、中芯代工。
这哪是什么去中国化?
明明就是政策套利、地缘避险。
供应链的核心,根本没动。
再看美国政客的虚伪嘴脸。
美国商会测算得明明白白,如果取消301关税,美国CPI立马降1.3个百分点,普通家庭一年能省830美元,企业能省750亿。
但国会两党装聋作哑,民主党怕被骂软弱,共和党坚称关税是对中国施压的工具。
美国钢铁工人联合会更直接,威胁说一旦关税取消,20万工人失业。
利益集团绑架政客,消费者利益轻如鸿毛。
每月多付房贷、孩子少喝牛奶,这些美国政客完全不在乎。
选票和游说金,才是他们的命根。
技术层面的较量才是真的下死手。
中国稀土提炼技术今年4月再升级,新工艺直接把纯度拉到99.999%,能耗砍掉四成,生产成本压到美国的三分之一。
美国自家有矿却没技术,内华达Mountain Pass矿出的稀土只能漂洋过海到中国张家港精炼。
美国本土分离厂年产能才3000吨,成本却是中国的2.5倍。
话说回来,事实就是如此,美国有矿不等于有命脉,技术话语权牢牢攥在中国手里。
稀土这个“卡脖子”压根不是资源,而是技术实力。
美国想仿造也没法抄近路。
中国科研人熬夜做出来的成果,不是靠嘴皮子能追上的。
说回军事层面,5月,美军机在南海、台海方向侦察次数飙到87架次,比去年多了三分之一。
各种电子侦察、信号情报机型轮番上阵,12次逼近中国领海不到50海里。
中国海军同一时间在南海搞“联合利剑-2024”演习,山东舰出动,歼-15多次驱赶美军侦察机。
美国看上去气势汹汹,其实心虚得很。
中国海军现代化提速,山东舰形成完整战斗力,055型驱逐舰越来越多。
美国人在西太平洋越来越没底,侦察机拼命“补课”,就是怕对手摸不透。
可是,这种抵近挑衅,只会加剧风险。
王毅说得透:“防止误判。”但美军现在玩的,已经不是普通的游戏,是在用命赌运气。
大国博弈下,中美最高层的沟通也陷入死结。
2023年8月巴厘岛“百日峰会”承诺,300天过去屁也没落地。
美国只想搞“实力地位”谈判,逼中国“改革产业政策”;中国立场很明确,不解决301关税、不放松半导体制裁、不减少台海挑衅,这会谈没意义。
美国人想“既打压又合作”,中国压根不吃这一套。
中方要的是结果,不是场面。
所谓“战略互信”,华盛顿那帮人早就失了底线。
嘴上说合作,手上天天加码黑名单,谁还信?
半导体领域,美国今年5月耍了个小聪明,临时把两家中国封装企业移出出口管制清单,开放些非先进制程设备。
可对中芯、华为的核心限制一分未松。
美国半导体行业协会很不客气,说你这点“松绑”就是杯水车薪。
美国对华半导体出口暴跌,英特尔、高通都在掉营收。
美国政客一边想卡住中国科技脖子,一边又舍不得中国的钱。
这种拧巴到极致的政策,世界上就美国能玩得出来。
既想做世界警察,又想捞中国市场的钱。
天底下哪有这种好事?
回头看这些案例,产业、技术、政治、军事、供应链,一层一层,主线很清楚。
美国打着“重构产业链”的旗号,试图用关税、制裁、黑名单、侦察机压中国。
结果呢,自己先被反噬——通胀高烧不退,产业迁移不灵,政客和企业陷入死循环。
中国能顶住压力,靠的是真本事。
供应链根在中国,技术突破一个接一个,市场韧性拉满。
美国再大的折腾,也只能是表面风光,骨子里虚得很。
试问,特朗普许诺的“历史性协议”,真能解决中美的结构性矛盾?
美国那一套“既打压又合作”的把戏,能玩到什么时候?
说白了,中美这场大博弈,靠的不是嘴皮子,而是看谁能扛住压力、谁能拿出真技术、谁能撑起市场。
美国这两年一通操作,越想摆脱中国,反而越陷泥潭。
中国没有靠喊口号,而是一点一滴用科技、用产业、用市场证明自己。
现在,谁还敢说什么“去中国化”?
美方只能玩玩政治秀,逢选举年更是一地鸡毛。
中国人要有自信,这条路走得艰难,但只要坐稳了主角,西方的那些花拳绣腿,终归是虚的。
外媒那一套唱衰中国、吹嘘美国产业转型的论调,放到事实面前,统统不堪一击。
我们看得很清楚,中国能熬住、能提升、能突破,才是决定中美关系未来的底气和信心。
正规杠杆平台,配资合作,怎么炒股加杠杆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